当前位置:不锈钢复合管栏杆资讯“回归”中国三十载 麋鹿再现野生种群
“回归”中国三十载 麋鹿再现野生种群
2022-05-29

中新社湖南岳阳3月4日电 题:“回归”中国三十载 麋鹿再现野生种群

中新社记者 傅煜

作为中国特有物种,麋鹿曾流落海外大半个世纪,30年前重现中国。如今,“回归”故土已有30年的麋鹿已经再现野生种群。

16头来自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3日从湖南岳阳君山公园放归洞庭湖区。科研人员将对这些野放麋鹿进行GPS追踪,以了解其野外环境生存能力,促进麋鹿种群复壮。

麋鹿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,曾广泛分布于包括洞庭湖区在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。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原因,野生麋鹿种群数量自商周时期开始减少。至1900年前后,最后一批圈养在北京的麋鹿从中国消失。

1985年8月,22头麋鹿从英国空运至北京南海子原皇家猎苑,重回它在中国最后消失之地。此后,历经三十载的养护、保育和繁衍,麋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。

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介绍,目前中国已成功繁育麋鹿4800余头,并通过放归自然,在湖南、湖北、江苏等地形成野生麋鹿种群。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的统计数据称,截至2015年,中国的麋鹿总量已占世界总数的83%,且大部分生活在保护区范围内。

“短短30年间,麋鹿在中国从几十头的小种群繁衍成数千头的大种群,可谓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史上罕见。”WWF长沙项目办公室主任蒋勇认为,这离不开中国各级政府和保护机构对麋鹿保护的“大投入”。

公开资料显示,目前中国至少拥有湖北石首、江苏大丰两个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北京、河南原阳等麋鹿繁育基地。1998年随长江特大洪水冲入洞庭湖的数头麋鹿,在此得到有效保护,现已发展到100头左右,成为中国最大的自然野生麋鹿种群。

洞庭湖自然野化麋鹿的出现,引起一些环保组织和专家的关注。“让在人工干预下保护的麋鹿回归野外,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环,对麋鹿整个物种意义重大。”蒋勇认为,这种实践将有效促进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、科学研究的升级和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升。

此番从江苏引进的麋鹿原生活在保护区半野化的圈养环境中,放归洞庭湖区后,将在完全无人工干预的环境下生存,逐步实现纯野生生活状态。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表示,作为改善洞庭湖麋鹿种群结构、促进种群复壮和基因交流的具体举措,这既是对麋鹿生存能力的考验,也是对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检验。

过去,由于救助设施、设备不足等原因,麋鹿得不到及时救护甚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。2010年至2014年,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幼体和成年麋鹿7头,其中3头因伤重救治不及时死亡。期间救治出的五头刚出生的麋鹿,至今仍喂养在保护区内。

在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,麋鹿能否适应和如何适应野外的生存,将随着卫星跟踪器传递的信息进入科学研究的视野。作为中国绿化基金会(CGF)和WWF主导实施“物种100”卫星跟踪项目的开端,此次对这16头麋鹿进行GPS追踪后,科研人员将开展麋鹿的取食、繁殖、生活环境选择与适应等方面的研究,为将来野生麋鹿的保护措施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撑。(完)